江南综合体育网页版

Quick guide

新闻聚焦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聚焦

江南综合网页版.对话|北大心理学教授王垒:快乐教育能帮助孩子从小远

发布时间:2024-05-20 04:51:08 来源:江南app官方网站 作者:江南综合体育网页版     点击:11

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、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垒,从事心理学教育与研究已有30余年,经历了心理学从“冷门学科”变成当下的“显学”、乃至社会热门话题的历程。

  他发现很多家长不清楚什么是快乐教育、挫折教育,什么又是惩罚教育、溺爱教育,越重视教育亲子关系越拧巴。与之同时,在职场以及在婚姻关系等方面,很多人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开始从心理学中去寻找解决途径。在这种背景下,今年初王垒出版了一套与大众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心理学著作《生活中的心理学》。

  近日,澎湃新闻结合《生活中的心理学》中的内容,就当下备受关注的少年儿童脾气、性格养成,快乐教育与挫折教育中的误区,以及青少年儿童中抑郁情绪人数比例为何升高、高校学生在求学与就业中如何面对“内卷”与“躺平”、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如何推进发展等话题,对王垒作了专访。

  王垒指出,快乐教育的反面不是挫折教育,而是惩罚教育;挫折教育的反面则是溺爱教育。快乐教育的核心主张是,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在生活、学习中不断探索,发掘孩子学习的积极兴趣和好奇心。“减少学业压力,降低考试难度,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,每天过得快乐”这种想法虽然符合人们的预期,但属于片面认知。

  “快乐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隔离功能,帮助孩子从小远离抑郁;而挫折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免疫功能,使孩子不怕困难,长大后免于陷入抑郁。正确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,就是在帮孩子提前预防抑郁的出现。”王垒强调。

  对于加强心理学教育,王垒建议:一方面完善公共知识教育体系,使心理学像公共卫生一样,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知识;另一方面,加强系统全面的社会心理建设,培养积极心理力量。

  澎湃新闻:对于情绪变化较大的少年儿童,家长需要引导其少发脾气吗?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当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?

  我在《生活中的心理学》中说过,愤怒是一种基本情绪,是一种人与生俱来、无需学习的本能反应模式。 即使是婴儿,食物被剥夺或身体受到攻击时,也会表现出愤怒情绪。

  引发愤怒情绪的事件往往是负性事件或消极事件,而愤怒的目的是要消除这些负性或消极的事件,因为“负负得正”,愤怒有可能产生适应生存的正向意义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产生和表达愤怒并非不可以、不合适。

  不过,与其他情绪相比,愤怒往往酝酿着巨大能量,有较大的冲动性和爆发性,是一种“高热”情绪。这容易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,甚至适得其反。

  产生愤怒情绪,并不一定是“发脾气”。但如果动不动就发火,那愤怒就不再是一种单纯性的原始基本情绪,而会演变成一种固化的习惯,成为一种性格特点,即“爱发脾气”。

 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情绪平和、行为乖巧、性格活泼开朗,却突然发起脾气,这往往是有特殊的原因,且大多数是外部原因。找出原因就能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回应这种“例外”。

  但如果一个孩子养成了“坏脾气”,成了一种行为习惯,动不动就发脾气,家长就要检讨了。因为孩子形成坏习惯,往往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。比如,父母常对孩子发脾气,父母之间也常发脾气,平时缺乏对孩子合理需求的关注,或者对孩子的无理需求予以纵容,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染上坏脾气。这种坏脾气可能是模仿父母的结果。

  我常说,父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第一责任人。在子女教育中,要防止两个极端:一个是“要什么不给什么”。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各种基本需求,孩子会产生怀疑、不信任,久而久之甚至还会滋生敌意、心理,觉得这个世界亏欠自己,满心仇恨,产生报复心理。

  另一个是“要什么给什么”,这种教养会让孩子产生“无边界”感,不讲规则,以为自己可以“任意妄为”,想怎么样就怎么样,更不用说控制自己的情绪了。

  再后要共同分析: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原因、如何避免,或者除了发脾气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应对方法,等等。

  最后要争取双赢,既要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,还要吃一堑长一智,避免下次重蹈覆辙,让孩子用理性和智慧战胜坏脾气。

  青少年儿童自我情绪控制的经验和能力都还有限,而能不能发火、如何发火,又是很复杂的科学和艺术,父母就要合理地面对现实,并以打持久战的心态做好长期的教育。

  另外,也有一些能调节、控制愤怒情绪的具体方法。例如我在书中讲到的: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、充足的睡眠,因为生病或缺乏睡眠是不良情绪的一大诱因;用书写、绘画、吹拉弹唱等艺术形式以及运动等方式宣泄情绪,使人“冷”静下来;还可以系统性地训练提高“自我控制力”,如学会忍受琐碎的要求带来的烦恼,学会平和处之。

  澎湃新闻:在《生活中的心理学》中,您指出,快乐教育的反面不是挫折教育,而是惩罚教育;挫折教育的反面则是溺爱教育。请问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,避免陷入溺爱教育和惩罚教育的误区?

  王垒: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一个人健康茁壮成长,并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;错误的教育方法则可能给未来成长带来障碍甚至灾难。

  关于快乐教育,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是:减少学业压力,降低考试难度,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,每天过得快乐。这些想法符合人们的基本预期,但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。

  快乐教育的核心主张是,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在生活、学习中不断探索,发掘孩子学习的积极兴趣和好奇心。

  快乐教育的反面,是惩罚教育。惩罚教育不但会使孩子放弃学习,甚至还会带来心理创伤。有研究表明,不恰当的惩罚、呵斥等会对孩子的大脑神经功能造成伤害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安排有益的活动,把学习、生活安排得充实、丰富、健康,快乐自然就多。而当孩子出现问题、错误、毛病时,要坚持使用快乐教育的方法,而不是“惩罚教育”,即不要简单地以呵斥、惩罚来纠错,而应鼓励孩子寻找和分析原因,积极探索正确方法,让孩子快乐学习、成长。

  好的教育要设法把学习变成快乐的探索和成长,而不是灾难。在孩子学习过程中,需要我们不断给予肯定、鼓励和奖赏,这样他们才更乐于去一次次探索,进而逐渐建立起正向的、努力的心态和行为方法。

  再说挫折教育,恰当的挫折教育是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学习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、失误和失败,包括长久的尝试却得不到结果,从而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。

  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活动,让孩子体会到“挫折”,从而得到适当的锻炼。小到学习穿针引线,大到远足拉练、野外求生,这些都让孩子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一些“辛苦”“酸楚”,这样孩子心理会发育得更“皮实”,不那么娇气、脆弱。

  挫折教育的反面是溺爱教育。溺爱教育是指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和过分的满足,使孩子丧失自理能力和自我努力获得快乐的功能,变得娇气、脆弱,经不起事、吃不得苦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,一旦遇到稍大些的挫折就容易崩溃,成为抑郁的易感人群。

  总体来说,快乐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隔离功能,帮助孩子从小远离抑郁;而挫折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免疫功能,使孩子不怕困难,长大后免于陷入抑郁。正确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,就是在帮孩子提前预防抑郁的出现。

  澎湃新闻:一些一线教师和心理学学者谈到,近年来,青少年儿童中有抑郁情绪的人数比例有升高趋势。您在书中也对“焦虑”“抑郁”进行了介绍和阐述。在您看来,青少年儿童出现这种现象和趋势的原因是什么?

  通俗地说,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,它是对即将到来的潜在危险或挑战的担忧,即使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,也不一定发生,也未必就一定应付不了。这种情绪常常会伴随着紧张、不安、害怕、烦躁等不适感体验和躯体反应。

  同时,焦虑也是一种有着很强驱动力的情绪。焦虑可能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,导致个体难以集中注意力、难以做出决策、难以应对压力等。

  焦虑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的过度唤醒,可能导致肌肉僵硬,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。这些生理反应被验、感受到后,常会加剧人的焦虑,由此形成负反馈。

  抑郁是以日常的不愉快、悲伤、痛苦为主导的情绪,常常伴随着自我否定、自我拒绝、自卑的认知评价,以及行动上的消极、逃避、自我折磨,甚至有轻生的想法和行为,同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生理反应,如胸闷气短、呼吸困难等。

  这种情绪状态持续存在而不能消减,就可能演化为抑郁症,是一种情绪障碍,也叫心境障碍。抑郁症被列为世界第四大疾病,且其位次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。由于重度抑郁的人有轻生行为,它也被比作“心理癌症”。

  其一,经济发达程度越高,人变得越来越富有,并不意味着人们会越来越幸福。所谓“钱越多越幸福”其实是个错觉,钱并不必然能买来幸福和健康,心理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。

  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家长职场的压力溢出到家庭,传导给子女,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。而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又会反噬父母,再溢出到职场,这就导致恶性循环。

  其二,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,竞争越来越激烈,不确定性越来越高,这些都会导致压力越来越大,因此人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就会越来越多。尤其是,学业竞争也愈演愈烈,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,中国家庭又都望子成龙,无休止地和“邻家孩子”“攀比”,生怕“输在起跑线上”,于是压力被不断放大,就更容易导致情绪和其他各类心理问题。

  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情绪如果持久不能消解,成为一种常态,甚至还不断增加,就会演化为心理障碍,也就是焦虑症和抑郁症。

  澎湃新闻:从大家的直观感受来说,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衣食无忧,父母也越来越注重科学育儿,为什么有些孩子仍会抑郁?

  其一,生活条件好了以后,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学习,更肯在教育上花功夫,但如果观念错误,会适得其反,会加剧孩子所体验的学习压力。比如,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上了更多的课外班,学习负荷巨大,孩子喘不过气来。

  其二,虽然大家都重视科学育儿,但具体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,比如,“偏科”,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某些学习内容上,这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,使得常规的学习不能全面跟上进度。又比如,重视知识学习,而不注重体能、健康方面的训练,而这些方面是抗压的重要来源和支撑。再比如,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,而其他陶冶情操方面的活动和教育不足,这使得孩子自我调节情绪心态的能力没有同步滋养起来。文学、艺术、体育、社会、大自然等各方面的浸润式经历、学习、体验,是人们强壮情绪、调节情绪的重要能力来源。

  其三,对于所有新一代父母而言,为人父母都是头一遭,并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经验。他们相当一部分的方法是借鉴于自己的父母。而现在学龄孩子的父母,大约是第一、二代独生子女,也就是“80后”“90后”,他们生长的方式和此前自己的父母是不一样的。作为最初几代独生子女,他们受到了父母乃至于祖父母特别的关注、珍爱、呵护和要求,教育上可能失之偏颇。比如,他们接受的前面提到的快乐教育、挫折教育可能不足,而相应的惩罚教育、溺爱教育过多。这会传递到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上,结果可能导致现在的儿童青少年缺乏对抑郁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隔离功能和免疫功能。

  澎湃新闻:这几年社会常常讨论教育“内卷”话题,从心理学学者的角度,您怎么看待教育“内卷”?普通家长和学生从心理上应该怎么去应对教育“内卷”?

  王垒:人有一种社会心理属性,叫做“社会比较倾向”,是指人们会本能地、自发地将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。

  这种比较有其一定的社会适应功能,比如通过这种比较来了解自己,定义自己,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。

  这种比较,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。一类是积极的结果,比如通过社会比较,产生对别人的羡慕,进而向榜样学习,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。

  但当竞争过于激。